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布衣女子

简单的日子里写着简单的流水账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载老蔡的文章  

2009-08-27 18:42:20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 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之我见

去年有一子侄辈要结婚,家人再三叮嘱选一句祝福小两口的话,而且要不落俗套。我想也没想,便脱口而出: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。并向家人解释,这句话出自我国第一部诗集《诗经》,意思是小两口,恩恩爱爱,手牵手一直到老。家人一致认为雅而不俗选得好。我也暗自得意,瞧,咱虽没读过几天书,肚皮里还有几滴墨水吧。

静下心来一想,此事定要慎重,孩子结婚时,长辈的一句话孩子是要记一辈子的。马虎不得,我这半罐水,喜欢人前卖弄。自己又没读过《诗经》,虽然现在这句诗在这种场合用的比较多,那也只是道听途说,人云亦云。到底行不行,还是学学《诗经》再说吧。跑到书店买了一本,翻了很久找不到。因为,《诗经》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,分为:风、雅、颂三部分,计三百零五篇,要找到这句诗如同大海捞针。还是上网来得快,立即就知道,这句诗出自《诗经·邶风·击鼓》。读了注释,看了译文,明白了诗的大意是一位被派到南方去打仗士兵,此去一路艰险,生死难料,忧心忡忡,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思念远在家乡妻子 叹息道:“我曾发誓对你说过,我会牵着你的手,与你共度今生。可是,现在相隔遥远,再难与你来见面,无法实现我的誓言了。”

读完了,心里凉了半截,产生这句诗的背景太凄楚,那是一句可能永远无法兑现的誓言。再把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,作为婚礼的贺词送给新人就不太合适了。试想,如果有人拿“梁祝”比喻一对新人,不是别有用心,就是无知到极点。

我对此还是没有把握,如果了解一些其他人对这首诗的看法,可能会对我有帮助,于是又查了些资料。其中钱锺书先生在《管锥编》中将“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”等句,与《水浒传》第八回林冲刺配沧州临行云“生死存亡未保,娘子在家,小人身去不稳”等语比较,说两者“情境略近”。张爱玲说“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”是一首最悲哀的诗。我于两位前辈高人的看法“情境略近”,决定将其弃而不用。

但是贺词还是要写的,左选右选,写了一句:“祝你们新婚快乐,天天快乐,永远快乐。”最终还是落了俗套,但最俗的东西,最可靠,最能表达心意。

此乃一家之言,见仁见智。不妥之处,望各位指点。

附:原文

      《诗经·邶风·击鼓》

  击鼓其镗,踊跃用兵。土国城漕,我独南行。

  从孙子仲,平陈与宋。不我以归,忧心有忡。

  爰居爰处?爰丧其马?于以求之?于林之下。

  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

        于嗟阔兮,不我活兮。于嗟洵兮,不我信兮。

译文

敲鼓声音响镗镗, 鼓舞士兵上战场。 人留国内筑漕城, 唯独我却奔南方。

跟从将军孙子仲, 要去调停陈和宋。 长期不许我回家, 使人愁苦心忡忡。

安营扎寨有了家, 系马不牢走失马。 叫我何处去寻找? 原来马在树林下。

无论聚散与死活, 我曾发誓对你说。 拉着你手紧紧握, 白头到老与你过。

叹息与你久离别, 再难与你来会面。 叹息相隔太遥远, 不能实现那誓约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83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